另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另类小说 > 中国远征军优秀参谋小林 > 第180章 熊秘书

第180章 熊秘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943年6月8日,重庆。

白市驿机场的傍晚,溽热的暑气被一场骤雨洗刷,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青草混合的潮气。天色迷蒙,如同罩上了一层灰色的薄纱。

停机坪上,一架C-47运输机如同沉默的巨兽,在暮色中等待着它的乘客。螺旋桨静止不动,机身泛着湿冷的光。林安跟在戴维斯与魏德迈身后,与随行的十余名参谋一道,踩着金属梯依次登机,准备夜航飞往西安。

登机前,她下意识地停步,转头向远处张望了一眼。

西边的天幕已经沉入黑暗,只余下一线浅浅的暮光,东边的天空却还有一抹淡青色的余晖。她忽然觉得自己就像这天地之间悬而未定的暮色一般,心里笼着说不清的怅然。

到达西安时已经是深夜。西安的美军联络处人不多,只五六人,他们来与魏德迈会见时,林安也见到了胡宗南的招待处主任张佛千、机要秘书熊向晖。

张佛千约莫三十余岁,身材颀长,一身笔挺的中山装穿得一丝不苟。他鼻梁上架着一副精致的金丝眼镜,仿佛不是一位军中要员,而是一个读书人。

他主动走上前来,向林安微笑着点头致意:“林上校,久仰了,在下张佛千,是胡长官招待处的负责人。”

交谈中得知,张佛千原本是新闻报人,因报道长城抗战与黄杰将军相识,渐渐熟识并引为知己,三年之前,因黄杰推荐,他来负责胡宗南西安办事处的招待工作。

另一位则显得年轻许多,约莫二十多岁,体格清瘦,肤色微黑,一身军装挺拔利落。

他一直含笑站在张佛千身后,见林安看过来,他带着几分少年人特有的狡黠,调侃道:“林安,不认识我了?”

林安微微一愣,一时竟有些冒汗。

她拼命搜寻记忆,突然,一个高高瘦瘦、肤色白净的青年身影在她脑海里一闪而过——那是在大礼堂前,他站在人群中慷慨激昂地演讲,意气风发。她迟疑地开口,不太确定地问道:“你是不是……‘民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那个负责人?”

熊向晖顿时大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整张脸明朗了起来,“正是我啊!”

“哎呀,”林安这才轻松下来,脸上浮现出吃惊又亲切的笑容,“你黑了这么多!”

熊向晖一歪头:“民国二十五年底,我从长沙就脱离学校报名战地青年服务团去了西安。几年下来,不黑才怪呢。”

林安摇了摇头,半开玩笑地叹道:“我在清华时光顾着读书考试,只远远见过几次你们‘民先’的集会。当时记得还是个白面书生,真没想到短短几年,你竟然都成了胡长官的副官啦!”

熊向晖收敛笑意,神色正经了几分:“这也是意外得了胡长官赏识,后来保荐我去黄埔七分校读书,严格来说,我倒真没清华文凭,只剩一张黄埔的了。”

他一摊手,“不过,倒是你,既没有参加‘民先’,又没有参加战地服务团,可是却最终也投笔从戎,不但上了前线,而且去了美国,现在又是魏德迈将军的秘书了。咱们也算是殊途同归啊。”

林安听了不禁失笑,“时势使然罢了。国难当头,清华的同学们,现在恐怕或多或少,都在各自的战线上为国效力吧。”

“咳,”一旁的张佛千轻咳一声,打断了他们的叙旧。他温和地笑道:“两位难得同窗重逢,想必还有许多话要聊。不过夜深了,我得赶紧安排魏将军一行人的住宿和行程,还请林上校能告知一下魏将军的起居和饮食习惯。”

林安忙正色,将魏德迈将军的起居习惯、饮食偏好,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说了一遍。

张佛千边听边轻轻颔首,认真记下,随即说道:“如此,我便先行一步去安排,不打扰你们两位老同学继续叙旧。再聊,再聊。”

熊向晖微微一笑,点头道:“张主任慢走。”

待张佛千的身影消失在院门外,连同汽车发动的声音也渐渐远去,院子里恢复了深夜的宁静。熊向晖才略微侧身,脸上的笑容淡去,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对林安说道:“林上校,有句话,我只能私下跟你说。魏德迈将军此次前来,最好不要去洛阳。”

林安心头一动,嗯了一声。她早已料到会有此一说,并不感到奇怪,只是平静地问:“为什么呢?”

说罢,她又补充了一句,语气也随之柔和下来:“私下里,不如叫我静之吧。”

魏德迈一行人下榻的招待所,是一栋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式民居。青砖灰瓦,木质的廊柱和门窗都透着古朴的气息。此时已近凌晨,院中只有几盏昏黄的灯火,映着树影轻轻摇曳。

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吠,更显得四下寂静。

熊向晖沉吟片刻,脸上的少年意气慢慢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凝重,“其实,早在二十天前,我们第八战区电台就已经侦测到日军的异动了。先是电台突然增多,然后陆续南移,到了后来,白天沉默不语,夜间却频繁通讯。这一天天下来,无不显示日军正大量增兵南移。”

他的手在桌板上轻轻一拍,“我们电告胡长官,胡长官又紧急电告蒋总司令(蒋鼎文),可是蒋总司令总是回复:无事、无事。”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与愤懑,“果然直到交火,才发现情形已经一塌糊涂。”

林安看着他,面色平静,“你的意思是,第一战区靠不住?”

熊向晖犹豫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统帅部能放心让魏将军来视察,自然是还有信心。但老实讲,以我第八战区的观点……”

他摇了摇头,没有再往下说。

林安提起桌上的茶壶,给他把已经凉了的茶倒满,说:“熊大哥,这里没有外人,咱们私下谈谈,但说无妨。再说,我也不是军政系统里的人,只是个联络官。”

熊向晖耸了耸肩,“还要我怎么说嘛?该说的可都说了。”

他又补了一句,“说起来,我是提前上的学,民国七年生的。这一声大哥,恐怕不敢当了。”

“哎呀。”林安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你比我还小一岁呢!”

熊向晖眨了眨眼,认真地点头道:“是啊,叫我向晖就好了。”

林安为了拉近关系,自然是从善如流。她把茶往熊向晖那边推了推,忽然叹了一口气,“向晖,我也跟你说句实话。统帅部能同意魏将军来,倒不全是认为第一战区靠得住。”

她的手在桌上轻轻点了点,“第一军是北伐时期成立的老部队,又是抗战以来几乎未消耗过的生力军,这才是统帅部的底气和本钱呢。”

她皱起眉头,“只是,我对国军纸面上的战力,向来是要打个问号的。就算是百战精锐的第七十一军、第十八军,我亲眼见过,士兵无一不是面黄肌瘦。陕甘地区向来贫瘠,第一军能‘养’到什么程度,‘练’到什么地步,恐怕还真不好说。但是,不论是委员长,还是魏总,我想他们心里多半都把希望寄托在胡宗南长官身上多些,寄望于蒋鼎文长官的少些。”

林安说完,转头望向熊向晖,眼神带了些诚恳的期待,她低声问道:“向晖,你实话告诉我,第一军的战力,到底如何?你放心,今天的话,只在你我之间,我绝不会外传。”

这一下,倒把熊向晖逼到角落了。他毕竟是胡宗南的机要秘书,难道还能说第一军不行?

熊向晖听罢,脸上的神情几度变换,最终化为一声苦笑。他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画着圈。最终,他还是抬起头,迎着林安的目光,开口说道:“静之,你说的没错。第一军的装备、给养、训练,在国内绝对是顶尖的,相当不错……”

他犹疑地道:“可是,毕竟承平日久啊。”

他顿了顿,“真正的战斗力,没有刺刀见红,都不好说。就说第一军军长张卓将军吧,是军校教育长出身,基层部队的实际指挥经验很有限。算算时间,现在第一军应该刚刚赶到灵宝,可今天早晨,他还在电话里请示胡长官,某个营该如何布置阵地才合适。”

熊向晖摇摇头,嘴角泛起一抹无奈的苦笑,低声道:“差不多情况就是这样吧。”

林安皱着眉,思索着。

‘第八战区(陕甘青)不想让魏德迈去洛阳,可以理解,洛阳之失恐怕已成定局。可是第八战区本身,究竟是实力不济靠不住,还是仅仅是怕担责任呢?目前看来,他们至少没有收复洛阳的决心和信心。但仅凭这一点,似乎还不能断定号称‘天下第一军’的部队就是一支弱旅。’

她又看了熊向晖两眼。他神色坦诚,不似作伪。

她也明白,即便两人曾是同窗,在这种事上,他也不可能在第一次重逢时就将第一军贬得一文不值。他透露的这些信息,已经超出了一个机要秘书的本分,算是仁至义尽了。

于是,她舒展开紧锁的眉头,笑道:“多谢你坦诚相告。其实,我个人也极不赞成魏总去洛阳冒险。他不是一个固执的人,只要胡长官能亲自出面,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我相信还是容易劝服的。”

听到这话,熊向晖像是明显地松了一口气,整个人的姿态都放松了下来。“那就好,那就好。”

他把一杯凉茶一饮而尽,“我们之前听说,史迪威参谋长和我们这边闹得很不愉快。所以大家总有些担心,怕这些美国来的高级将官,个个都恃才傲物,难以打交道。”

林安摆了摆手,“哪里话。魏总不是那样的人。”

熊向晖点点头,站起身来,“时间不早了,我就不多打扰了。明天一早胡长官还要亲自来拜访魏将军,恐怕你又要早起。”

林安一看表,悚然一惊,苦笑道,“不打扰,不打扰。”她整了整军装,也站起来,“到了我整理简报的时候了。”

“啊?”熊向晖一惊。抬起手表一看,凌晨三点。

他不禁皱起了眉,语气里半是钦佩半是感慨,“林上校,你这……”

“叫我静之就好了嘛。”林安冲他摆了摆手,“倒是你,快回去休息吧。这两天在西安,还要请你多多关照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