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另类小说 > 中国远征军优秀参谋小林 > 第175章 二十一条

第175章 二十一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电波在大西洋和亚欧大陆上传播,连接着华盛顿和重庆。作为中国的外交部长,宋子文按理说应该在重庆办公,但他已经停留在华盛顿大半年了。原因很简单:美国,就是1943年中国的外交重心。

这段时间宋部长的工作重点是重新签订不平等条约,与美国的谈判没有问题,旧约都已取消。与英国的谈判却问题很大,英国在香港和西藏上始终坚持不退让。

但这一切,暂时都要为三叉戟会议让位。宋子文暂时又不得不转职成一个军事专家了。即使这个会议一开始并没有通知他。

委员长的参谋长魏德迈,似乎很确信自己已有足够能力作为中方的军事代表,即使这个代表并没有得到委员长的授权。

宋子文还记得从大使馆听到丘吉尔抵达美国、正在会商缅甸反攻问题的消息时,他以为是美国方面只通知了魏道明大使、没有通知他;而魏大使以为是美方只通知了宋子文。

最后发现,是使馆雇佣的一个黑人司机(他的兄弟也在为英国使馆开车)传出来的闲话罢了。

他就是这样通过一个司机的闲话,才得到了三叉戟会议的消息。

他还记得,当他打电话询问魏德迈时,对方明显地一愣,随即很礼貌地笑道:“当然欢迎您来,不过,我还需要跟马歇尔将军请示。”

固然,宋子文不是什么军事专家,他也在等待重庆方面的指示。

可是,他并不喜欢被摆布。

没有让他等多久——也许也因为他也向罗斯福通了电话——很快,他获得了一个“观察员”的位置。而此时,持续数天的会议已经接近尾声了。

美联储戒备森严大楼的一个中型会议室里,陆陆续续已经入场了一些人。这就是三叉戟会议的现场了。

宋子文坐在一个不远不近的位置,等待着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入场。他是现在在座的人中唯一一个不着军装的人。

因为禁烟,他轻轻嗅着烟丝提神。

魏德迈将军进入了会场。这天,他身边带着的倒不是昨天那个金发碧眼的女速记员,而是中国女上校林安。林安穿着一身美式军服,倒容易使人误以为她是一个美籍华裔,很难看出她是中国军人了。

他们在宋子文身边落座,魏德迈向宋子文点了点头。

林安微微侧身,对宋子文小声说:“将军原来的速记员史密斯小姐生病了,我暂时顶替她一下。”

宋子文嗯了一声,“知道了。”

不知道是不是林安的错觉,她觉得——宋部长在她来了之后,似乎稍感轻松了一些。有她在,宋子文总不算是在场唯一的中国人了,甚至于因为她的等级对比,终于显得宋子文身份高了起来。

“哦,温斯顿,五月可是产后鲈鱼活跃的季节,你可不能怪我给你的杆子不好。”走廊里传来罗斯福的声音。

“得了吧,富兰克林,你不也是一条没钓上来?”丘吉尔嘟嘟囔囔的英国口音回复着。

片刻,罗斯福由随从推着轮椅,当先进了会场;丘吉尔紧随其后,指间夹着一支未点燃的雪茄。

与会的英美军官齐齐起立——包括林安在内。

罗斯福一下就看到了坐在不远处纹丝未动的宋子文,笑着说,“TV也来了。”

宋子文终于站起来,向他欠了欠身,“总统先生。”又看向丘吉尔,“首相先生。”

丘吉尔对宋子文点了点头,“你来了,我们终于可以谈谈关于对日作战的问题了。”——好像他和罗斯福之前没有谈一样。

宋子文微笑了一下,“当然。”

会议已经进行了好几天,但在许多问题上都没有达成一致。

丘吉尔依旧固执己见,他深信从意大利、自南欧对轴心国柔软的下腹部发起攻击,才是上策。而美国军方则毫不退让,力主在法国登陆,尽快与德军主力决战。

此刻,美军的欧洲战区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与代表英方观点的威尔逊将军,又一次在“霸王行动”的预定时间上激烈交锋,两人额角青筋隐现,声音也扬高了八度——

“无论如何,我们不可能同时在两个地点发起大规模登陆!”艾森豪威尔猛地一挥手,指尖几乎戳到地图上法国西北的登陆点:“如果要进攻西西里,意味着进攻法国的‘霸王’计划必然延迟。而结合水文气象推算,这一延迟,可能就是整整一年!”

“但进攻西西里可以直接打击意大利的战争意志,甚至迫使墨索里尼投降!”英国的威尔逊将军脸颊涨红,向前探着身子,毫不示弱地迎向艾森豪威尔锐利的目光,“这对整个世界大战的进程,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性的利好!”

“战争形势对意大利已经极为不利了!他们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艾森豪威尔加重了语气,强调道,“德国,德国才是我们要倾尽全力去击败的核心敌人!”

眼看局面又要滑向前几天重复过多次的争论,罗斯福打断了话题,说,“我们关于无条件投降的看法,有所改变吗?”

艾森豪威尔和威尔逊闻言都是一顿,他们对视了一眼。艾森豪威尔首先转向罗斯福:“总统先生,恕我直言,我依然不同意在当前阶段就提出如此严苛的条件。”

威尔逊将军也紧跟着点头,面色凝重:“我的看法与艾克(Ike)一致。”

罗斯福的表情没有变化,“这是必须要实现的。We aim high.”

丘吉尔眯着眼睛说,“无条件投降是一个很值得考虑的目标,但是如何实现?我认为,从南欧进攻,迫使意大利率先投降,会更容易实现这个目标。”

罗斯福轻轻叹了一口气,“我想,这两个方案还需要战争部的小伙子们具体的研究。只要能够实现无条件投降,进攻方向是可以讨论的。”

丘吉尔哼了一声,知道这是罗斯福暂时的退让,便没有再纠缠。

他嗅了一口雪茄,短暂的沉默之后,他看了一眼宋子文,像是获得了什么破除尴尬的灵感,说,“关于对日作战的计划,我们之前有过一些讨论。梅兰特,你可以复述一下给宋先生。”

林安的笔尖一滞。丘吉尔俨然是会议的主持人了。罗斯福没有丝毫的被冒犯之感,而是点点头,示意英国的梅兰特·威尔逊可以发言。

威尔逊将军开口道,“前几天的会议中我们初步达成一些合意,包括,在迫使欧洲战场德国和意大利投降或者对他们占据绝对优势之后,将战略重心转向日本,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当然,正如刚刚我和艾森豪威尔将军所陈述的那样,是否要提出无条件投降的条件,还在讨论中。”

“为对日本决战,我们认为可以邀请苏联对日作战,此前,斯大林曾经表达过对日作战的意向。”

宋子文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苏日友好条约已经订立两年,苏联也因此撤出了对我国的援助,这一点,各位曾考虑到吧?”

“是的。”威尔逊说,“但条约是可以改变的,尤其是,在欧洲战场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苏联也就不会是现在的苏联了。”

丘吉尔接过话头,“我们当然希望在战后,苏联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东方而非西方,用一些亚洲的利益去交换欧洲的利益,换取其对日参战,我想是合适的,宋先生认为呢?”

宋子文的身子微微前倾了,他思考了两秒钟,才说,“当然,我国欢迎一切对日作战的力量。”

“很好。”丘吉尔点点头,“看来本次会议还不算完全失败,至少在这一点上达成了一致。”

一些将领适时地露出了微笑,气氛似乎放松了一些。

罗斯福望向宋子文,安抚性地补充道,“当然,战后,我们仍然希望中国是亚洲稳定的决定性力量。苏联始终只是一个辅助手段。”

宋子文微微颔首。

是的,即使在中国沦陷了四分之三的今天,罗斯福在任何会议上从来没有落下中国这个小兄弟的位置——他和丘吉尔当然不愿意看到苏联重返亚洲。

林安的笔在笔记本上有些漂浮起来,她想到的是另一件事,所谓“用一些亚洲的利益去交换欧洲的利益,换取其对日参战”,具体来说,是什么亚洲的利益呢?

很容易认为,是用日本的利益去换取,比如库页岛、千叶群岛,可那是苏联想要的吗?苏联所更为垂涎的,恐怕是蒙古、东北、旅顺、大连吧?怕不是又要来一次1919年的二十一条——战胜国割让山东的惨事了。

不知道宋部长在两秒钟的思考时间里,对此是否有所考虑呢?

不待她深想,宋子文已经开口了,“中国当然乐意在亚洲承担角色,我们不能不讨论一下缅甸反攻作战。目前,我国全国的物资都仰赖于五千吨的驼峰航线。这与此前的盟军承诺,还有较大差距。同时,我也想讨论一下卡萨布兰卡会议上所承诺的,反攻仰光。”

他看向丘吉尔和罗斯福,没有讨论是否要反攻仰光的问题,而是直白地问,“英国的海军,何时可以到位呢?”

魏德迈轻轻点了点头。

丘吉尔则向后一靠,呵呵笑了一下,“宋部长也听到了,我们的下一步作战重点是在西西里岛,对支援缅甸,暂时力不从心。”

宋子文偏过头,仍盯着他,“哈士奇计划是7月,反攻缅甸是10月,有何不可呢?”

“舰队调动是一个复杂的动作,不是在图上画一条线就可以到达的。”威尔逊开口道。虽然他的表情没有什么不尊重的,可话里的嘲讽意图似乎十分明显。

宋子文自然不至于听不出来,可是他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那么就是说,卡萨布兰卡会议所承诺的,不算数了?”

“事情总是在变化的。”威尔逊简短地回答。

宋子文沉默了一瞬。他收到的委员长的指示是,如果没有海军支援,则不可以同意发起反攻,以免第一次入缅作战时腹背受敌的情况发生。但同时,他又明白,中国迫切地想要夺回滇缅路,英国却对此无所谓。如果他开口说,没有海军就不反攻,恐怕英国人要笑着说“当然当然”了。

罗斯福轻声咳嗽了一声,“卡萨布兰卡会议的决议,当然仍然是有效的。盟军当然会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援。”

他看了一下丘吉尔,“你说呢?温斯顿。”

丘吉尔不紧不慢地嗯了一声,“当然。”

罗斯福点点头,“至少,我们的航空队现在已经从北非战场上解放出来了,我国对中国的空军支援不会停。”他对宋子文一笑,“我听说,航空队在中国最近打了个大胜仗?”

魏德迈适时地补充,“14航空队,鄂西会战。”

“是的,是的。14航空队,鄂西。”罗斯福说。

“鄂西”这两个字在他口中发出来显得有些怪,但他对中国面子的回护不能不使宋子文心里感到一丝熨帖。宋子文点了点头,“是的,空军支援是很有效的。但是这不足以解决整个中国对物资的需求。”

“我们会增大驼峰航线的运力。”罗斯福很干脆的说。

他看了一眼魏德迈,“这没有问题吧?阿尔伯特。”

“没有问题。”魏德迈回答道。

罗斯福向宋子文笑了笑,“缅甸的问题,你可以和魏德迈将军再讨论。”

宋子文轻轻出了一口气,看在罗斯福的面子上,没有再继续说什么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