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另类小说 > 屏屏的种田日常 > 第72章 第 72 章

第72章 第 7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深觉被人戏耍了的盛屏在回万安镇的路上,一直垂头丧气,半点儿精气神也没有。

蒋鹭只好握着她的手,轻声安慰:“没事,这里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去万安镇看看。”

盛屏还是没有任何反应,不过回到镇上,休息了一天后,她马上打起精神来,将糖水点心铺的计划提上议程。

糖水好说,无非是各种水果、鲜花加蜂蜜熬制成糖浆,然后用开水冲泡。

点心她就多了几分心思,要做这里没有的,还要好看的,她头一个想到的是澄皮点心。

澄皮是不含面筋的面粉制成的,那就需要把面粉里的面筋洗出来,于是这又得了一个新食材:面筋。

蒋鹭见盛屏已经恢复精神,便收拾着回村里帮忙,谁料上午才把东西收拾了,下午又有人找来说要请盛屏去做素斋,这次的地点是万山镇。

盛屏下意识去看蒋鹭,见他神色正常,但她还是拒绝了,好声好气把人送走后,她把蒋鹭拉回屋里。

“相公,现在你有了新户籍,咱们也有了钱,若你想科考,还是有机会的。”

蒋鹭摇头,“现在这样挺好的。”

盛屏没觉得哪里好,但是蒋鹭一遇到跟蒋家有关的事,虽然表面上若无其事,像是现在这般,甚至脸上还挂着笑,可是那笑跟平时的不一样,他应该还是伤心的。

盛屏搜肠刮肚地想劝他继续科考。

蒋鹭镇静自若地打消她的念头。

两人把话说得别别扭扭的,盛屏心里不痛快得很,干脆闭嘴。

正沉默着,外头有人敲门,柳大娘去开的门,来人是刘管事和方才在店里请盛屏做素斋的万山镇来的那个林府管事。

柳大娘把两人请进院子来,添上热水,这才去叫盛屏。

盛屏走出房门,一看到林府管事,眉头就皱起来了。

刘管事是来做说客的,好话说了一箩筐,却不见盛屏有反应,奇怪道:“盛娘子这是有事?”

盛屏借坡下驴,“这两个月一直在各府做素斋,许是累了,今早起床头晕气短,只怕是去不了远地。”

事关个人的身体状况,刘管事也不再贸然劝说,关怀了盛屏几句,带着林府管事走了。

柳大娘从头听到尾,她以为盛屏真身体不好,就说:“今儿个咱们炖鸽子吃。”

盛屏拦下来,“不用,柳大娘,我没事,我就是不想去万山镇才那样说的。”

她头朝房里瞧了一眼。

柳大娘马上明白过来,坐在盛屏对面,“那个蒋夫人恨不得扒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你去了那边,要是被人认出来,许又是一番风波,不去也好。”

盛屏自己倒没觉得有什么,她就是单纯地为蒋鹭感到不值。

好好一个读书人,从此以后真要跟田地为伍了,古人读书多不容易啊。

寒窗数十载,毁于小人手。

蒋鹭从屋里出来,柳大娘看到两人静悄悄的,都一副有心事的模样,她借口去厨房做饭离开了。

蒋鹭刚才在屋里听到了院子的对话,他真想对盛屏说,不必顾虑他,他无事,可真要开口,又觉得不大妥当,她既然一心为自己着想,他何必说扫兴的话来伤她的心。

行动往往比语言更有力量。

“娘子,那单子你接下吧,我随你去一趟万山镇,去蒋家试一试口风。”

盛屏激动得直点头。

那头刘管事和林丰从客栈离开,两人也没分道扬镳,大约是吃了盛屏给的两罐蜂蜜柚子茶,刘管事还在为盛屏周全人情,把林丰带去了烧烤店。

过了午后的用餐高峰期,店里有几桌空位。

王秋云见是刘管事忙请进来。

刘管事点了几样招牌菜。

王秋云特意去后厨让江山青把盛屏早上送来的面筋给刘管事烤几串。

外头刘管事正在给盛屏说好话,“别看盛娘子年纪小,每日要操心的事却多,你看这烧烤店就是她开的。”

江氏乳鸽烧烤店的名儿自去年起,就随着走商们在岷县传播开了。

林丰自然听过其名,倒没想到是那个做素斋的小娘子开的店。

“你也无需着急离开,今儿个我做东,请你好好吃一顿,明儿个再亲自送你离开。”

差事没办好,纵然面前摆着的食物是山珍海味,林丰也味同嚼蜡。

“她真是身体不适?”

他没死心,“离办席还有几日,我倒可以等一等。”

刘管事心里也嘀咕,他估计盛屏是有不能说的其他原因,这才找了个借口拒绝,他打算明天早上问一下王英。

隔天不等刘管事问王英,盛屏亲自到刘府来找他,说是身体已经大好了,可以去万山镇,让他帮忙传个信儿。

刘管事一口答应下来,“我原本也是要去找你说说这事的,那林府身份不简单,一门三进士,府里女眷也封了诰命,我们这些平民不好得罪的。”

一听到进士盛屏来了精神,“没想到我们岷县还有这样的大人物。”

刘管事笑,“岷县虽然小,但气候好,灾害也少,不少达官显贵来这里买地修房养老,若是有门路的,自然想着法的把家里孩子送进府里读书,林家便是如此起家的。”

可见读书有多重要。

盛屏再一次坚定内心想法,无论如何,一定要让蒋鹭继续读书。

若是蒋家人不依不饶,大不了撕破脸皮,轰轰烈烈地闹一场,把蒋游和王兰香身上的人皮踩在脚底下,让世人评评理。

林丰得了刘管事的信儿,一扫阴霾,也有了精气神品尝美味佳肴,自己去烧烤店点了一桌,一道烤面筋吃得欢喜得很。

转天,盛屏和蒋鹭同林府管事一起去了万山镇。

这是盛屏第三次到万山镇了。

头一回匆匆忙忙,用了一顿早饭就跟蒋鹭去了荣山村,第二回吃了一顿全鱼宴,然后在客栈里住了两天,压根儿没认真看,都第三回来了,这次怎么也要好好的逛一逛。

不过在林丰把他们带到林府后门,他们从马车上下来,她随意的往后一望,看到对面小院里长得高大耸天的皂荚树时,原主的记忆随之而来,她马上低下头,恨不得罩上面纱,心里悔了又悔。

谁能告诉她,这么大的地方,怎么就能那么巧的让林王两家做邻居呢?

由于距离开宴还有三天,林丰把他们带到住所以后,十分贴心的给了他们五两银子,说是府里老夫人给的,让他们随意去集上游玩。

没两天就是元宵节,街上摩肩擦踵,街头巷尾全都装饰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张灯结彩,夜里点燃烛火,一片烟火绚烂之色。

然而,盛屏的双脚长在了林府,压根儿不去想出门的事,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她先去厨房看食材,再结合时下有的蔬菜(多是野菜)调整食谱,细细询问府上贵人的口味,不厌其烦的备菜。

她现在做的席面多了,在雕花上的功夫大涨,冬瓜盅不再原模原样的端上去,而是雕花雕样,尽善尽美的送上去,所谓色香味形,她全占了。

除了冬瓜盅,她又研究上南瓜盅了,里面的汤没什么花样,毕竟食材摆在那里,但外面的雕花,她从简单的花朵鸟儿,变化为山山水水。

从林丰口里她得知林老夫人是个资深的信佛人士后,她就雕上小和尚寺庙古钟木鱼,甚至还有几句佛经。

她之所以这么尽心,一是本着既然来了就好好干,不求最好,只求更好,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要对得起自己耗费的功夫和辛苦打出去的名头,二是为了蒋鹭。

所以越往后做,她就越审慎,在完全把控了对味道的调制后,外形也跟着进步,追求一个极致的和谐和美好。

红案师傅见了,忍不住夸赞道:“盛娘子既有这份手艺,何必一家家给人坐席,就是开店也是能行的。”

盛屏暗自叹息:谁说不是呢?

盛屏的这份心思,别人有没有发现她不确定,但林府老太太是发现了并且很是赞赏,不仅赏了银子和布料,还给了自己佩戴多年的佛珠。

那是串十八子檀香木佛珠,正儿八经请高僧开过光,此刻正戴在盛屏的手腕上。

林老夫人端坐在太师椅上,常年茹素和深居简出,并没有让她的脸变得慈眉善目,她的眼皮往下耷拉着,瘦削的脸蜡黄,薄唇不必抿自成一条绷紧的线,银发一丝不苟挽在脑后,翡翠簪子和耳铛的颜色一般,深幽翠绿。

此时她仔细端详站在她面前的盛屏,粉白嫩肤,青丝漾光,瘦弱的身子骨因挺直的脊背添了几分风骨。

良久以后,林老夫人才开口问话,她嗓音暗哑,“你说你相公是童生?”

盛屏点头,“是。”

“既如此当继续念书才是。”

“读了也无法科考。”

“可是祖上有人犯罪?”

“没有。”

“可是出生不好?”

“养父母是商贾,如今断了往来,户籍挂在姑父一家,他一家世代耕种,再清白不过。”

两人一问一答,林老太太的几个儿媳妇、孙媳妇只静静听,连茶水都不曾喝过一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