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反应迈着大步跑车上去了。
那老师隔得远远地喊他:“嘿,你这人,瞧不起谁呢…..”
考场设在师范大学,考试时间刚好是周日,大学不上课,腾出两栋教学楼布置考场。
杨又恩所在的考场是老楼,没有电梯,上下楼得爬楼梯,她跟着这栋楼带队的老师上到三楼,独自一人找到了明天考试的教室。
其他人或许三三两两还有同校的同学在同一考场,杨又恩的那一间只有她一个。
她走进去沿着前排找到自己的考号,发现正好在最后一排,抬头望出去不远处还有棵遮天蔽日的大树,被寒冬和雾霾双重夹击,显得灰蒙蒙的。
杨又恩在自己的考号上弹了一下,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心满意足回了车上。
覃校长见她上车便问她:“看清楚了?”
杨又恩不知道在老覃那怎么才算是看清楚了,直接点头说:“看清楚了。”
覃校长又问:“你刚才怎么回来的?”
杨又恩实话实说:“志愿者送过来的。”
覃校长看着她理直气壮的样子镜片下的眼睛又眯了起来,看了她两眼后又说:“算了,你家里人来陪考吗?”
杨又恩直截了当说:“不来。”
一个考试而已,没必要搞得兴师动众的,为避免考砸了想起来丢人,她连具体的考试时间都没告诉杨月和彭冉。
杨梓宁和肖潇倒是知道,但一个远在y市还要上课,肖潇已经开始零星有校考了不能分心。
至于韩澈,他把考试时间记得比杨又恩还牢,但杨又恩没告诉他今天放假的事,只约定了明天考完后考场外见。
室友们结伴出去了,杨又恩一个人提着饭回了宿舍,发着呆悄无声息的解决了午餐。
她听着歌把书架上的所有资料都放在了桌上,将做错的题逐一看过之后分门别类装进文件夹,密密麻麻的红叉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少,地上箱子里的文件夹和参考资料码得整整齐齐。
那是她埋头苦读三个月的见证,其中的批注比过往十几年加起来都多。
杨又恩将行李打包装箱,穿上羽绒服裹着围巾去了校门口。
铁门外保安亭里透出光亮,保安打开小窗看了一眼,看见是她见怪不怪地又缩着脖子坐回去关上了窗户。
湿冷的冬夜,她站在钟表大楼和铁门之间,环顾了一圈后知后觉,这里更萧条了。头顶的圆月饱满明亮,正如此刻平静充实的内心。
杨又恩转头看向空无一人的铁门,踏进校门前下决心拼一把的动力是站在那里的韩澈,三个月而已,再转头不管身后有没有韩澈,她好像都不害怕勇敢往前走了,好像明天之后,她的未来会明晰一点。
钟表大楼的分针始终停留在同一个位置,教室里的表却眨眼之间转了一圈半,杨又恩一直等到考试铃响才起身,等监考老师收完考卷随着人流缓慢地挪着下楼。
踏出一楼楼道后视野突然开阔,从四面八方涌出来的考生汇聚在教学楼前,离开的方向还是同一个。
教学楼正中央旗杆下,韩澈穿着帽衫外搭黑色长款羽绒服,一手插兜,一手抱一束白色满天星,随意的站姿掩盖不掉身高腿长的优势,混迹在人群中更像是参加艺考的学生。
在杨又恩抬眼看过去的时候,他将手里的满天星稍往上举了一些,随后护着花束迈着长腿穿过好奇打量的人群。